剖腹产后子宫恢复分哪些情况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6-11-09 11:54
子宫恢复是剖腹产后恢复的重要部分,由于剖腹产后子宫恢复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注意问题。因此,剖腹产后子宫恢复不宜盲目进行,这时要注意相关原则,这样更有助于子宫恢复,避免盲目或不规范的恢复造成影响。
分娩对女性子宫等生理组织器官等造成较大影响和改变,分娩后通常要求因分娩而受到影响的身体部位进行及时恢复,进而重新实现生理功能,避免各种不良作用。子宫恢复作为剖腹产恢复的重要部位,包括子宫体复原、子宫颈复原和子宫内膜复原阶段。
剖腹产后子宫恢复的方式较多,不同方式在促进子宫恢复方面有各自优缺点及适应症,加上产后女性自身身体情况,这时要注意选择与产后体质和身体条件良好的方式。通常情况下,子宫快速恢复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技巧有较大关系,所以要从细节入手。
为促进子宫恢复,产后应及时排尿,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,目的是适当下床活动,有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。产后哺乳有助子宫恢复,原因是婴儿吸吮刺激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。此外,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,避免道炎症,食物上多吃有助子宫恢复的食物。
剖腹产后注意以下参考:
不宜静卧:术后知觉恢复后,应及时进行肢体活动,一天后应练习翻身、坐起,尝试下床慢慢活动,这样可增强胃肠蠕动,尽早排气,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栓塞。
不宜平卧:手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,产妇伤口感到疼痛,平卧位对子宫收缩疼痛较为敏感,应采取侧卧位,使身体和床构成约30度角,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,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。
不宜过饱:剖腹手术后多食,可能会导致腹胀,腹压增高,不利于身体恢复。所以,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,后逐步增加食量。
及时排便:剖腹产后,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,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,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,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。
及早活动:这是防止肠粘连、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。麻醉消失后,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动作。
除此之外,剖腹产时,子宫出血较多,应注意阴道出血量,如发现超过月经量,及时通知医生。
- 上一篇:新妈妈产后预防腰痛要注意什么
- 下一篇:产后新妈妈怎样防范抑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