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血分哪些类型及如何加强护理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6-07-27 16:17
年纪大了,老人难免会出现贫血症状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多注意做好老年贫血的护理工作。例如,如果是缺铁性贫血,补铁就是贫血的护理,但不能盲目乱补。
铁的蓄积可加重早期老年性痴呆症。正常浓度的铁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,但体内铁负荷过多,使机体的铁贮存系统饱和,则可能对人体造成较大影响。因此,贫血护理过程中不应盲目补铁。老年人发生贫血,应查清造成贫血的原发疾病有哪些,然后对症施治,解除引发贫血的病因。
贫血的护理中主要从食物中补铁,应注意给患者补充含有丰富造血原料,即富含蛋白质、铁、铜、叶酸、维生素 B12等较多的食物。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乳类、蛋类、鱼类、瘦肉等;含铁较多的食物一般有动物肝脏、心、肾,大枣等。另外,还应多吃一些绿叶类蔬菜,如菠菜、芹菜、油菜等。
贫血类型参考:
失血性贫血
这种女性贫血的症状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之后,例如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、性交创伤大出血及产后大出血,支气管扩张等,这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。
营养不良性贫血
多数见于饮食失调或长期腹泻的女性。常见症状有头晕、耳鸣、倦怠等,伴有食欲不振、腹泻、口疮、舌炎等,属于比较典型的贫血症状。
溶血性贫血
这贫血多见于感染引发,一般表现为贫血逐渐加重,伴有黄值和血红蛋白尿。根据病史和化验检查做出相关诊断,这种贫血情况比较少见。
缺铁性贫血
通常来说,贫血症状在女性中比较多见,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,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女性贫血的表现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差不多,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来鉴别。
贫血护理参考:
1、贫血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,如蛋黄、牛肉、肝、肾、豆类等。贫血患者不要饮茶,茶叶中的鞣酸则可能阻碍铁质吸收。
2、贫血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,使气血畅通,贫血症状自然获得好转;平时要避免剧烈活动,这有利于贫血的病情好转。体位改变应缓慢进行,避免发生急性脑缺血而晕倒。
3、贫血者日常应多吃一些维生素C。因食物中的铁大部分是三价胶化铁,不易被人体吸收。维生素C能还原成无机亚铁,这样易被人体吸收。
4、胃酸缺乏贫血患者,例如萎缩性胃炎和胃部做完手术后,可适当口服一些稀盐酸。盐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化,使铁盐的渗解度增加,这样有利于吸收。因此,贫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多加注意。
【 标签:】
【点击:】 【编辑:zhao】
- 上一篇: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有哪些特点
- 下一篇:肺炎一般有哪些护理和饮食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