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肠脱垂怎么鉴别
来源:长安乌沙医院 时间:2016-02-29 16:51
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的一种,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,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,一般为单个,少数为多个。那么直肠脱垂怎么鉴别?
直肠脱垂怎么鉴别?
随着腺息肉体积的长大,其变率也随之增加,总变率为10~20%。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变;生长在高位息肉要比在直肠内的息肉易恶变。其实,这只是对它的认识还不够。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变。
直肠病理性质不一,有的是良性肿,有的是炎症增生的结果,从肉眼观察大体相似。
病理有腺、绒毛状腺、幼年型息肉、家族性息肉病及炎性息肉等。息肉可能是前病变。有的息肉可恶变成直肠。>>>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问题,直接点击免费在线咨询
病理变化:
一般认为,息肉是变的前期,从病理角度来看,腺有恶变倾向。
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,恶变度很高,约占60%。
息肉大小。腺息肉越大,恶性率越高。
息肉的位置:高位息肉较低位的易变,据统计管状腺中,在直肠的变率为7.3%,而在乙状结肠的变率为24.8%。>>>若要了解更多相关情况,请点击此处在线咨询
直肠息肉形状: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变,有蒂变率为4.5%,而广基变率为10.2%,无蒂息肉变率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。
儿童直肠息肉:
息肉是一种良性肿,多见的是鼻息肉,象是光溜溜的小蘑菇那样的赘生物。这在直肠内也往往会有。3、4岁的孩子较多见,新生儿则没有。>>>>想了解更多健康内容,请点击此处
母亲初所发现的,是大便后有出血现象。新鲜的血液,盖在粪便上,或者从肛门处往下滴。孩子不感到疼痛,也无任何症状,但每次排便都出血。息肉增大后排便时可看到象虫子般的紫色肉块。
通常,由于出血而不安,去医院用直肠镜检查,便会查清楚。连续出血会导致贫血,息肉的连续生长,有时会引起肠套叠。>>>>有不懂病情或相关疑问的,可免费咨询我院在线医生
小时候有息肉,长大后会脱落,痊愈。因此,如出血量不大,不一定非切除不可。手术可从肛门外摘除,但深处有好几个息肉时,需要开腹摘除。
【 标签:直肠脱垂】
【点击:】 【编辑:zhao】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导致直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