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0769-8539 9120 一健通话免费咨询

您现在的位置:口腔疾病>>正文

慢性牙周炎的症状有哪些

来源:未知 时间:2020-10-14 14:48

牙周袋处的牙龈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,颜色暗红或鲜红,质地松软,点彩消失,边缘圆钝且不与牙面贴附。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炎症,使牙龈有部分纤维性增生、变厚,表面炎症不明显,但牙周探针后,袋内壁有出血,也有脓。如有牙龈退缩,则探诊深度可能在正常范围,可见釉牙骨质界已暴露,附着丧失能准确反映牙周支持组织破坏。

牙周袋的炎症、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在牙周炎的早起即已出现,但因程度较轻,一般无明显不适。临床症状为刷牙或进食时出血,口内有异味,通常不引起患者重视,及至形成深牙周袋后,出现牙松动、咀嚼无力或疼痛,发生急性牙周脓肿等才去就诊,此时大多数是晚期。

慢性牙周炎临床表征:

牙周袋并有炎症,大多数出现牙龈出血

牙周袋探诊后有出血。

晚期牙松动或移位。

伴发病变:根分叉病变;牙周脓肿;牙龈退缩、牙根敏感、根面龋;食物嵌塞;逆行性牙髓炎;继发性咬合创伤;口臭。

慢性牙周炎牙龈炎症

牙槽骨吸收

牙槽骨的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,这是牙松动的主要原因。由于慢性牙周炎病程进展缓慢,早期牙并不松动。一般在牙槽骨吸收达二分之一以上时,尤其是牙齿各个面的牙槽骨都在吸收时,临床冠根比例失调,使牙松动度逐渐增大。单根牙比多根牙易松动,牙根短小或呈锥形者比粗而长的牙齿易松动。

慢性牙周炎松动

生理状态下,牙有动度,主要是水平方向,也有微小的轴向动度,临床上不易察觉。在病理情况下,牙松动超过生理范围,这是牙周炎晚期主要临床表现之一。

咬合创伤

有咬合创伤时可使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,牙周膜间隙增宽,牙齿松动,但单纯的咬合创伤并不会引起牙周袋的形成。当过大的咬合力消除后,牙槽骨可自行修复,牙齿动度恢复正常。当患有牙周炎的牙齿同时伴有咬合创伤时,可使动度明显加重。常见的引起咬合创伤的原因有夜磨牙、紧咬牙、早接触及牙尖干扰、过高的修复体及正畸加力过大等。

【  标签:】

【点击:】      【编辑:ningsi】

网站首页

医院介绍

医院园地

党建工作

在线咨询